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裴宣落第
更新时间:2024-05-09 13:35:23

《水浒传》里有三十六天罡、七十二地煞,一百单八位英雄好汉,他们行侠仗义,个个侠肝义胆,又各有特长绝技。七十二地煞中有位铁面孔目裴宣,在梁山寨内是位执法如山、铁面无私的人物。但他自幼家贫如洗,窗外听书不忘,孝父赶考落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。

裴宣落第

一、窗外旁听显奇才

裴宣家住定陶县裴家庄,父亲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。一家五口人,种着二亩半薄地,上数三代无有一个识文断字的。家境贫寒,夜无隔天粮,吃了上顿无下顿。一年三百六十天,糠菜半年粮。裴宣从会吃饭时起,多少年来就没吃过一个净面的囫囵馍,也没有一天吃饱过一顿饭。但是,他自幼聪明过人,读书过目不忘,被认为奇才。由于家贫,从五六岁时起,就得担起家里过重的负担,不是拾柴,就是拾粪。在他拾柴时,路过村东学屋时,在屋外站着听村学先生王德品教学生读书。王德品老先生教了十五六个学生。王老先生教书有个习惯,先领学生读一遍,就让学生自己念,念两三遍后,他再一字一句领着读一遍,接着再让学生念两遍,然后喊声"一、二",让学生默念几遍,接着就开始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背书,背不出的就要挨板子。

一天,王老先生还是按老规矩教《战国策》中的一篇《唐睢不辱使命》时,读了一遍让学生自己念,裴宣还是在屋外偷听。王老先生开始提问学生背书,站起一个背两句就不会了,再站起一个背一句下边都忘了。王老先生接着把十五六个学生全提了一遍,谁知连一个能背下来的也没有。王老先生气得青筋暴得老高,汗像细泉汩汩冒出,刷刷下淌。一怒之下,伸手捞过戒尺,胡子一撅一撅,将戒尺往教桌上摔得山响:"你们说,脑袋让狗刁跑了怎么的,为什么都不会背。把手都给我伸出放到教桌上,有谁会背?不会背我可要挨着一个个打了!"一个个学生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低着头只好把手伸放在教桌上。王老先生望着一个个伸出的手,再次喊:"有一个能背下来的我也不打你们啊!"还没有学生说会背。王老先生的眼泪夺眶而出,滚滚而落。他擦了擦,一咬牙,将戒尺举过头顶,就要往第一位学生伸出的手打下去。就在此时,只听窗外喊:"慢着,王老师,我会背!"背书声传人教室:"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:'寡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其让寡人。'安陵君日:'大王加惠,以大易,甚善,虽然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。'秦王不悦……"一口气背完。

王老先生半举起戒尺的手放下了,惊奇地走到教室外,见到骨瘦如柴、十二三岁的裴宣,急忙问:"书可是你背的?"

"正是!"裴宣放下挎篮立正站着答道。

"到室内叙话。"王老先生十分高兴,让裴宣随他进入教室坐下,又问:"你啥时会背的?是过去就会背,还是昕我念后会背的呢?"裴宣躬身施礼道:"禀老师,我在窗外每天都听老师念讲,凡我听过后都会背!"

王老先生说:"为何不来读书,为啥老在外听呢?"

裴宣望着王老师,眼泪像断线珠子滚了出来。于是便将家贫,每天拾柴路过此地听先生教书,听一次就会背,然后再去拾柴,走在路上再温背上几遍的事儿学说一遍。王先生半信半疑地问:"我过去所讲的都是哪些?你能背背让我听听吗?"

裴宣高兴地说:"能!"接着便将过去学过的背了数篇。王老先生听后点点头,大喜道:"奇才!奇才!从明天起,免费到室内听,我先给你念,讲,再去拾柴。"

从那天起裴宣跟着王老先生念了数年书。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。

二、教书孝父人传颂

王老先生十分喜爱裴宣聪明好学,断定将来定是国家栋梁之材,思之再三,便将爱女许配给裴宣为妻。婚后小两口十分恩爱,家中缺粮,妻子就到娘家去背,让裴宣专心读书。苦读三年,王老先生想让裴宣求取功名,准备让裴宣进京赶考。为了筹备银两,就给裴宣找了个教书差事。让他到裴家庄西十里外的张冢湾,在张求财财主家的学馆里,教了十四个学生。讲好了每个学生拿七吊钱,钱先不给,光管饭,到年终看教得好坏一次付钱。教得好,第二年再请,同时增加聘金,教得不好,也就自然解聘。

在张家湾教了一年书,个个学生都学得很好,家长满意,学生高兴,每人早早凑足了七吊钱给了裴宣。裴宣放年假将九十八吊钱全部交给爹爹,买了粮、油、面、肉、菜等过了个肥年。王老先生年终送给闺女五两纹银,并对女儿说:"这银子你贷出,不准对裴宣说,到时候有用,要让裴宣知道,就是你的不孝。"年三十喝辞岁酒时,裴宣的爹爹问他:"你在张家湾教书吃得好吗?"

裴宣说:"吃得不孬,顿顿有酒有菜,鸡、鱼、肉常吃,还有汤喝。"

裴宣父亲说:"过了年我跟你去看大门行吗?只要他们管饭就中啊!我除看门还可挑水、扫地、干活、养花。咱祖祖辈辈养花,谁不知道裴家养花响曹州啊!总比我在家种咱那二亩薄地、养半亩花强呀。我离开家,家里那二亩地,你娘和你在家里能种得好。"

裴宣听爹这么一说发了愁,不让爹爹去吧,爹爹说出了口,是不孝;让去吧,自己又不当主人的家;如果给东家说了,东家让去好虽好,到吃饭时,东家让自己吃好的,爹爹捞不着,也为不孝;让爹爹干活,我怎么支使呢?怎么称呼啊?想了想说:"我到学馆对张财东说说,让你去我回家来说声,到学馆干活我咋称呼您老啊?"

裴宣父亲说:"这个很好办.就说我姓付,你叫我'老付'(父)就行啊。"

转眼年过了,学馆又派人来请裴宣。因为上年书教得好,这回又增加了钱,每个学生交十吊,还多收了六个学生。开学头一天,东家办了接风酒宴。张财主说:"先生辛苦了一年,所教弟子都大有长进,你有何要求或我照顾不周之处,尽管提出。"裴宣见东家说得诚恳,就说:"东家待我有百成,尽让吃好的。一年来我看咱那个养花老头不在行,不如叫他去看大门,俺庄上有位姓付的老先生,祖祖辈辈种花,干这活可是行家里手,不如让他管花。"

张财主听裴宣讲得在理,当即就定下来:"行啊,照先生意见办,让种花老头去看学馆大门、打钟;种花让你庄老付干,只要他能把花养得好,年底给他再加两吊钱。"

裴宣连夜回家叫来老父,第二天就上工了。

每天吃饭,裴宣都同老父换着吃,时间长了,让学生们发现了,先是张财主的儿子对爹说了。张财主不信:"别瞎说,你老师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,聪明过人,会办这种傻事——拿白馍馍换窝窝吃,我不信!"

过了一段时间,张财主的儿子又对父亲学说此事,儿子说:"我说的全是真的,要不信你偷偷看看啊!"

张财主心想: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我得亲自看看。

第二天吃中午饭时,张财主偷偷去看裴宣和老付如何换着吃饭。一看果真如此。老付吃油饼、炒鸡蛋,裴宣吃玉米煎饼。张财主看罢点点头就走了。第三天又去看,还是换着吃,第四天又去看,还是一样,他一连看了七天。

第八天晚上,东家找裴宣拉呱:"裴先生,我为你专门找厨师办饭是让先生吃的,是做得不好吃呢,还是其他原因?你为何和老付换着吃呢?他干的是粗活,虽然他和你是一庄,他岁数大,也不能换着吃啊?"

裴宣听后笑着说:"东家有所不知,老付(父)脾气特别好,我让他孙子喊我爹,我跟他儿媳妇睡,他都不在乎。"

东家听了,虽然听出话里有话,但又不能当是真的,还不放心。第二天东家专门去找老付,问道:"裴先生夸你脾气好,是真的?"

老付说:"一点不假,他也很讲义气,懂理识事,我跟他娘过了三十多年,他从来没有惹俺生过一回气。"

这回好了,东家全明白了,裴先生和老付是父子关系。知道裴宣的孝心,教书行孝使人敬。从此便让他们父子同桌用饭,不分贵贱。裴宣教了五年书,这样行孝识书达理的人,后来为何被逼上梁山呢?

三、落第被逼择前程

裴宣教书五年,声望越传越远,数处高价聘请,他均未换学校。在五年之中,加上一连三年的县、府、院试三科,均考第一名。王老先生更加高看他的爱婿,认为裴宣将来定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。这时的裴宣已在县、州、府成了名人。

一日,王老先生到了女婿家,见到女儿和外孙,裴宣没在家。他对女儿说:"你那银两放了多少?"女儿说:"现在已存有五十两了。"王老先生说:"快去将贤婿叫来,我有话说。"女儿说:"他还在张家湾教书,有啥事对我说好了,等他回来我让他立即登府看望您老。"

王老先生说:"不行,此事非同一般,你立即去叫,我在此专候。"女儿听父亲这么说,也不好再说别的了,只得骑驴前往张家湾叫裴宣。

不到两顿饭的时间,裴宣夫妇一同返家,王老先生见裴宣来到,立即从腰里解下五十两的银袋言道:"我皇改年号宣和,要正科恩科一起大比开考,我给你纹银五十两,你前往汴京应试。若金榜题名,是祖上积德,一可光宗耀祖,二可为国家效力。"裴宣感激不尽。

第二天,妻子又将存贷的五十两银子交给裴宣。裴宣告别父亲、泰山和妻子,第三天欢欢喜喜登程向汴梁赶去。风餐路宿,十分节俭。这一日来到考城地界,眼看红西沉,只得投店起伙歇息。吃过晚饭掌灯读书。更天时,突然店家左邻哭天嚎地:"我也不活了,跟你们拼了!"裴宣听此停下读书走出店房,这时店家也走出迎了过来。裴宣问掌柜的:"左邻为何有人哭叫不止?"

店家说:"客官,不要管问,快快歇息,明日好早点赶路。"店家话音一落,左邻家的骂声、嚎哭声、砸东西的声音响成一片。"白天你们抢走我的大女儿,打死我老头,晚上又要抢我二女儿,还有没有王法?"一老妇连哭带骂,只听一个怪声怪气的声音说道:"王法?在考城我家少爷愿干的事,就是王法!少爷看中你大闺女了,同时也看上你二闺女了,让她姐妹俩都让俺少爷玩玩,这是你的福份。"

裴宣听到此,气得青筋直暴,就要闯出店门,被店家拉住:"如今世道,不管为妙。"裴宣说:"这不是一帮强盗吗?"店家说:"客官,别急,你听我说。"硬将裴宣拉人房内,说出了原委。“考城知县姓金,是蔡京的内弟。金知县有一花花公子,名金虎,是考城一带有名的花花太岁,他结交一帮地痞流氓,欺男霸女,无恶不作。只要他看上谁家的大姑娘、小媳妇,就带一帮打手抢来污辱,然后再将人家卖给妓院;若有不从者,打死扔到荒郊,也无人敢管问。知县是他爹,蔡京是他舅,别说告到知府衙门,就是告到东京也无人敢问呀。白天金虎一帮抢走了张家大女儿,打死她爹张老汉。谁知张老汉的大闺女性烈,用剪刀扎伤了金虎,也自杀身亡。

这不又来抢人家的二闺女。客官,你能管得了吗?"

裴宣听此怒道:"难道就没有天理王法了吗?他们就这样无法无天了吗?"

店家说:"王法、天理?有权就有法!官大权大就是天理王法!打死无辜的,他会说你想造反。现在就是是非颠倒的社会,装糊涂好了。"裴宣听此很气愤。睡下,一夜接连做了数个梦,一次次都被气醒。第三天赶到了汴京城。

裴宣人了考场,三篇文章做得好,主考官观后,非常欢喜。认为言之有理,持之有据。奏报徽宗:"在数千名举子中发现了两位文章出众的,一是郓城吴用,二是定陶裴宣。此两名望我主殿试亲点。"

徽宗御览奏折后交予蔡京。蔡京观后又气又恨,心想:此二人太狂,不识时务,眼里竟然无我,不把我当靠山,不登我府,另靠他人。若点此二人,不论谁为三鼎甲之首,将来对我都不利。出若被皇上重用,我手中的权力将不保,不行,我眼里不能有砂子。他谋划之后,在金殿就将吴用、裴宣试卷细心评读,越读越感文章确实做得好,使他无懈可击。叹道:"唉,真乃奇才!"他一遍一遍将试卷读啊读啊,读着读着,心一动眼一亮,计上心来。

正在此时,徽宗言道:"蔡爱卿你看试卷有何本奏?文章如何?"

蔡京深知徽宗看罢主考官奏折,御览吴用、裴宣文章十分欣赏,又见满朝文武个个喜气洋洋,自己不能直言不好,点头奏道:"万岁我主,如今我主正逢盛世,洪福齐天,点元可要细览为好,慎之再慎。"蔡京奏罢,君臣退朝不提。

徽宗到了后宫,又将吴用、裴宣文章细览,越读越高兴,龙颜大悦,文章确实字字珠玑,真乃当今少有的好文章。正在欣喜之时,太监呈上了蔡京奏折。徽宗读毕双眉紧锁。蔡京奏折是这样写的:"万岁我主是明君,万万不可点吴用、裴宣为三鼎甲之首,也不可用之,臣在宫外候旨面奏。"徽宗虽有不乐,但一向对蔡京是言听计从,立即传旨让蔡京入宫面奏。

蔡京人宫参拜之后,徽宗赐坐,言道:"老爱卿奏折不详,为何不让点吴用、裴宣他二人为三鼎甲之首呢?谈其详。"

蔡京奏道:"为我主万岁着想,当今天下谁人不知我主是有道明君。我观吴用、裴宣文章确实不错。可是文章虽好,名字却不吉利。若点他两个其中一个为状元,举国上下定要愤愤而怨。万岁点了个状元'无用(吴用)',这对万岁声望,国家不利,就连外国也要耻笑我帮'中原无人才,无用之人都可被点为状元!"'

道君沉思,听后点头,接着问:"那裴宣为何不可?"

蔡京望着道君皇帝说:"你让我说实话呢,还是说假话?"道君言道:"自然实话实讲。"

蔡京道:"我主改年号为'宣和',是吉祥之意,而他却名'悲宣',其不是克'宣和'而'悲'吗?"

道君听后点点头道:"卿真乃忠臣也,主考官竟然连这点知识都没有,差点坏了国家大事。传我旨意,把吴用、裴宣除名,永不得录用。蔡爱卿,卷子由你再审,报上来,我御批亲点头名。"

相传,蔡京将其侄儿奏报点为头名状元。从此,蔡京也就被徽宗更加重用了。他独霸朝纲,上欺天子,下压臣僚,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他又和高倦等四大奸臣勾结,弄得宋朝末年国力日衰,贪官横行。外有辽金犯境,内有农民造反。放此不表,再说吴用、裴宣得知因名而未被点元之后,十分气愤。

相传裴宣一怒之下挥毫写了这么一首诗:

天昏地暗官贼抢,奸臣当道霸朝纲;

官逼民反改天地,神州大地动刀枪。

吴用对天长叹道:"天生我才国不用,天昏地暗民遭殃,为国为民成大事,不做儒夫结豪强。"

时间不长,吴用、裴宣聚义上了梁山,给山寨立了无数战功。后人对此有诗叹道:

奸臣当道帝王昏,不选安邦定国人;

庸辈登高居要位,贤才良将逼山林。

加字丫专稿内容,转载请注明出处
不够精彩?
上一篇 : 小雪花找朋友
加字丫(jiaziya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邮箱:  联系方式:

Copyright©2009-2021 加字丫 jiaziya.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-14